宜春学院政法学院
  •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网站旧版
  • 首页
  • 学院概况
    • 院长致辞
    • 学院简介
    • 现任领导
    • 院务会
    • 院学位委员会
    • 机构设置
  • 工作动态
    • 学院新闻
    • 通知公告
  • 师资队伍
    • 教授
    • 副教授
    • 青年才俊
    • 荣退教师
    • 曾任教师
  • 人才培养
    • 教学名师
    • 实践教学
    • 第二课堂
    • 社会实践
    • 教学成果
  • 办学资源
    • 资料室
    • 模拟法庭
    • 实验中心
    • 校外实践基地
  • 科学研究
    • 学科建设
    • 科研团队
    • 学术活动
    • 科研成果
    • 社会服务
  • 教育教学
    • 教学动态
    • 培养计划
    • 教学文件
    • 教学安排
    • 实践教学
    • 表格下载
  • 招生就业
    • 招生简章
    • 专业介绍
    • 就业指导
    • 奖助体系
    • 就业状况
  • 党群工作
    • 理论学习
    • 支部生活
    • 工会活动
    • 荣誉墙
  • 团学工作
    • 学工信息
    • 团学信息
    • 学生会
    • 社团组织
    • 奖励情况
    • 师生风采
  • 校友之家
    • 院校友分会概况
    • 校友班级名录
    • 历史照片
    • 校友文化走廊
    • 校友风采
    • 校友联系入口

招生就业

  • 招生简章
  • 专业介绍
  • 就业指导
  • 奖助体系
  • 就业状况

联系方式

宜春学院政法学院
地址:江西省宜春市学府路576号
电话:0795-3201233
网站:zf.ycu.jx.cn
  • 招生简章

  • 当前位置:首页  招生就业  招生简章

政法学院2021年专业发展概览

宜春学院政法学院(简称“政法学院”),前身为宜春师专政治教育系,2006年正式更名为政法学院。现有法学、知识产权、公共事业管理、城市管理四个本科专业,目前在校学生近1098人。

学院拥有一支师资梯队合理、专业素质过硬、师德师风高尚的教学科研队伍。现有的54位教职工中,教授6人、副教授14人,博士18人,90%以上的专任教师具有博士、硕士学位。学院现有江西省首届普通高校金牌教授1人,最高人民法院第三巡回法庭诉讼志愿专家2名,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会会员1名,中国法学会网络与信息法法学会会员1名,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3人,江西省师德先进个人1人,宜春市级学科带头人1人,校级教学名师1人,校级金牌主讲教师3人,市级优秀青年科技后备人才2人,具备国际教育背景专任教师2人,硕士生导师3名,外聘兼职教授数十名。

学院设有法学专业教研室、知识产权专业教研室、公共管理教研室和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宜春学院农村社会建设研究中心”、江西省知识产权培训基地、江西省法治乡村建设研究中心暨江西省“法律明白人”培训基地等3个省级科研平台,建有模拟法庭、法律事务服务中心、综合实验室、证据鉴识实验室。其中,模拟法庭既可用于大型学术讲座,也可用于实践实训,为学生进行法律训练和能力拓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证据鉴识实验室配置了可供开展现场勘查、指纹比对、痕迹提取、电子数据取证、电子物证检验、文件检验等工作的教学仪器设备。学院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已与北京中伦文德(长沙)律师事务所、北京京师(深圳)律师事务所、宜春市中级人民法院、宜春市人民检察院、袁州区人民法院、丰城市人民检察院、宜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宜春市城市管理局、袁州区官园街道、袁州区凤凰街道办事处、湖南天地人律师事务所、甘雨律师事务所、鸿运律师事务所等单位共建了一批实习实训基地,积极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学院秉承“以科研促教学、教学与科研共进”的宗旨,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取得了丰硕的教学科研成果。近五年来,学院教师共发表各类学术论文700余篇,其中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CSSCI刊14篇,人大复印资料5篇。出版著作27部,同比增长900%;中标国家级社科课题6个,同比增长600%;省部级课题22个;地厅级课题71个;横向项目25个,合同到账经费665万元,教师年人均经费12.31万元,高于学校人均经费近1倍。全院共获得省、市级科研成果奖40余项,承担省级教学改革项目17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获得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学院特别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创新实践活动成绩斐然。近年来,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学院学生共获一等奖4项、二等奖17项、三等奖22项;在学科竞赛中,法学专业学生在江西省第二届模拟法庭大赛中,荣获团体二等奖(第三名)1项;知识产权专业学生在江西省知识产权(专利)知识竞赛中,荣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和城市管理专业学生在全国大学生城市管理竞赛中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在中部地区城市管理竞赛选拔赛中获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在2015年江西省委教育工委举办的“全省高校新生党的基本知识电视竞答赛决赛”中荣获三等奖;在2017年江西省大学生“喜迎党的十九大、不忘初心跟党走”党的基本知识电视竞答赛决赛中我院参赛学生荣获二等奖。在2018年全国大学生城市管理竞赛中荣获全国三等奖;在“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第九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荣获铜奖一项。2021届毕业生中有40名同学考研分数超过国家线,40名同学通过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考试。

学院团学管理及创新创业工作亮点纷呈,取得了骄人的成绩。2015年我院13法学(1)班团支部荣获全国高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团支部”荣誉称号; 2017年全国大中专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千校千项”成果遴选活动中,我院学生撰写的两篇社会实践报告荣获表彰,占江西省高校20%;2017年3月16日江西教育电视台《党建好声音》栏目播出专题《“4+1”的活力》,专题报道了我院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工作特色;2018年我院“法随青动·与法童行”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服务队项目被评为全国2018年最具影响好项目;法律下乡、公共事业发展状况调研、实践教学周等多项社会实践活动活动被江西大江网、《新法制报》、江西卫视、宜春电视台、袁州区电视台、宜春日报和赣西晚报等多家媒体报道,受到省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社会良好评价。

“十四五”时期,学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学院办学定位,建立健全“三全育人”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按照应用型本科评价标准要求,紧紧围绕学校“有特色、高水平、地方性、应用性”的发展定位,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办学实际,统筹规划学科专业布局,遵循高等教育办学规律,紧密结合学科专业特点,适应全面依法治国的要求,培养理想信念坚定、有系统理论知识、有较强实践能力、有良好人文素养、有创新创业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宜春学院政法学院(简称“政法学院”),前身为宜春师专政治教育系,2006年正式更名为政法学院。现有法学、知识产权、公共事业管理、城市管理四个本科专业,目前在校学生近1098人。


  • 首页
  • 学院概况
  • 工作动态
  • 师资队伍
  • 人才培养
  • 办学资源
  • 科学研究
  • 教育教学
  • 招生就业
  • 党群工作
  • 团学工作
  • 校友之家

版权所有 @ 江西宜春学院政法学院 办公电话:0795-3201233 传真:0795-3200618  管理登录
地址:宜春市学府路576号 邮编:33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