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党委书记聂火云教授简介
聂火云,男,1962年12月出生,教授,法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1984年7月华东师范大学本科毕业,2003年1月和2011年6月先后在华东师范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2003年晋升教授。2006年1月始任宜春学院政法学院院长,2020年1月始任宜春学院政法学院党委书记,2010年始先后兼任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宜春学院农村社会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主任;2006年开始,具体负责省十一、五重点学科“伦理学与道德教育”(2006.1—2010.12)和省十二、五重点学科“伦理学”(2006.1—2015.12)的建设工作,2014年接任省级重点学科“伦理学”学科带头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首届江西省普通本科高校金牌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伦理学、农村社会治理。
一、教学、科研主要获奖:
1.“与时俱进,提升《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程建设品味”2008年12月获江西省高等教育第十一批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一)。
2.《探索德育实效教学新链接,构建德育素质教育新模式》2002年获江西省高等教育第八批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并获宜春学院首届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一);
3.“运用社会热点新闻,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探索与实践” 2010年12月获江西省高等教育第十二批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二);
4.专著《江西老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研究》2013年11月获江西省第十五次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2013年11月获宜春市第六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5.系列论文“市场秩序的伦理问题研究”等2005年12月获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排名第一);
6.论文“经济欠发达地区城市化推进机制探讨” 2007年7月获江西省第十二次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佳作奖(三等奖);2007年12月获宜春市第三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一)。
7.2004年3月被授予2004-2006年度江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2008年6月被授予2007-2009年度江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
8. 2005年1月被宜春市人民政府评为第一批学科带头人;2009年1月被宜春市人民政府评为第二批学科带头人;2013年1月被宜春市人民政府评为第三批学科带头人;2016年9月被宜春市人民政府评为第四批学科带头人;2020年5月被宜春市人民政府评为第五批学科带头人;
9.2003年11月被评为第五届江西省高等学校“两课”优秀教师;
10.2006年10月被评为宜春学院“十佳青年教师”;
11.2009年4月在宜春学院第二届教学名师评选中被授予教学名师;2016年9月在宜春学院首届“三师”评选中被授予教学名师;2019年6月在宜春学院第二届“三师”评选中再次被授予教学名师;
12.2010年6月被授予江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学术骨干;
13.2010年12月被授予江西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
14. 2011年8月被授予江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
15.2020年3月被授予首届江西普通本科高校金牌教授。
二、先后为本专科生、研究生主讲的课程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政治经济学、毛泽东思想概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经济学说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坚持每年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指导毕业论文,2015年开始为江西师范大学公共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指导学位论文。
三、主持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
1.主持完成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8规划基金项目:江西老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研究;
2. 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18规划基金项目:党内监督与国家监督之衔接问题研究;
3.主持完成江西省教育科学研究规划“十一、五”2009年重点项目:基于民生改善的老区农村教育发展研究;
4.主持完成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010年度招标项目:“老区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5.主持完成江西省社会科学 “十一五”(2008)规划项目: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与民生改善问题研究;
6.主持完成江西省社会科学 “十一五”(2006--2007)规划项目: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公共事业发展问题研究;
7.主持完成2007年度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研究;
8.主持完成江西省教育科学研究规划“十一、五” (2006年)一般项目:高校创造型教师自我培养问题研究;
9.主持完成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十五”(2004年)规划项目:经济欠发达地区城镇化问题研究。
10.主持完成江西省高校省级教改课题:高校德育实效性问题研究(2004年12月结题)。
11.主持完成江西省社会科学研究规划“九五”一般项目:湘鄂赣革命根据地青年运动研究;
12.主持完成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十五”(2002年)规划项目:市场秩序的伦理问题研究;
13.主持完成江西省高校教学改革省级课题重点项目:地方多科性本科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2012年9月)。
14.主持江西省高校教学改革省级课题一般项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15.主持完成江西省高校省级教改课题:高校德育实效性问题研究;
16. 主持完成与江西荧光磁业有限公司合作的横向课题:稀土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法律问题研究(2019.7立项,项目经费30万元)。
17. 主持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019年度招标项目:“薄弱村庄的社会治理改善研究”;
四、出版专著、主编参编教材等10余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代表性著作和学术论文:
1.专著:《江西老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研究》[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2.主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M]. 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3.幸福的道德阐释·《求实》·2012(12);
4.老区农村民生问题及改善路径·《江西社会科学》··2010(11);
5.老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若干问题探析·《求实》·2010(3);
6.江西老区农村社会事业现状分析与发展机制研究·《江西社会科学》·2009(11);
7.我国环境问题的社会根源与理论根源探析·《求实》·2009(3);
8.欠发达地区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推进机制探讨·《理论导刊》·2008(6);
9.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探讨·《江西社会科学》·2008(5);
10.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制度障碍及其消解·《兰州学刊》·2008(4);
11.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乡村治理结构问题探讨·《江西社会科学》·2007(3);
12.经济欠发达地区城市化推进机制探讨·《江西社会科学》·2005(9);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城市经济、区域经济》2006(2)全文转载;
13.“三农”问题的伦理探析·《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8(7);
14.铜鼓县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状况调查与思考·《宜春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15.老区天台镇农村小学教育发展状况调查与思考(位一)·《宜春学院学报》·2010(7);
16.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农村社会发展的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宜春学院学报》·2012(11)
17.中国共产党关于农村社会发展的思想探析·《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11(4);
18.赣西老区小江西村社会建设基本情况调查与思考·《宜春学院学报》·2012(9);
19.促进民生改善的老区农村教育发展问题·《宜春学院学报》·2013(5);
20.老区于都县曾子村养老状况的调查与思考·《宜春学院学报》·2014(1);
21.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状况及改善路径(位一)·《宜春学院学报》·2017.10;
22. 市场秩序的伦理问题研究·《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4期;
23. 市场规则的伦理效力 ,(独立完成) 《求实》·2004年第12期;
24. 市场运作的伦理机制(第一作者)·《求实》·2003年第1期;
25.经济全球化与政治多极化趋势评析(位一)·《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
26. 市场秩序的伦理分析(第一作者)·《江西社会科学》·2002年第11期;
27. 论邓小平经济理论的伦理蕴涵·(独立完成)·《江西社会科学》·2001年第2期;
28. 科技兴农是农民增收减负的重要出路·(位一)·《农业考古》·2006年第6期;
29. 宜春打造禅宗品牌文化的经济价值·(位一)·《宜春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30.宜春市生态城市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位一)·《宜春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五、主要学术兼职
1. 中国伦理学会会员
2. 中国政治伦理学专业委员会理事
3. 江西省政治学会副会长
4. 江西省知识产权法学会副会长
5. 江西省公共管理学会常务理事
院长刘天杰教授简介
刘天杰,男,1967年出生,江苏海安人,中共党员,1989年6月毕业于兰州大学哲学系,1989年8月参加工作。2008年评定为教授,现为宜春学院政法学院院长,主要从事虚拟哲学及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工作,江西省伦理学会会员。自参加工作以来,在各类刊物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近60余篇,参与国家级课题研究2项,主持省级科研课题项目10项,参与多项。主要代表作:《张载的“和谐”思想及其当代价值》《江西社会科学》(2013年8期)、《论禅宗的“话语流变”与阐释困境》《宜春学院学报》(2013年8期)、《张载的“民胞物与”论及其现代意蕴》《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4期)、《论“坐而论道”与“起而行道”》《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论虚拟视域中“话语霸权”的衍生及困境》《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4期)、《试论网络时代的价值冲突》《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虚拟环境中的“认知场”与主体意识的张扬》《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10期)
2004年,被宜春学院评为“优秀主讲教师”。2004年,被江西省教育厅评为“全省高校德育骨干教师”。2005年,被宜春市批准为“宜春市优秀青年科技后备人才”。2013年,被江西省教育厅评为“全省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光荣称号。
副书记吴雯简介
吴雯,女,1971年出生,江西宜丰人,中共党员,本科,硕士,副教授。现为宜春学院政法学院党委副书记。主要从事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后在《求实》、《江西社会科学》等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研究省级科研项目3项、市级科研项目1项,参与研究国家省级科研项目10余项;主笔的“发挥艺术实践育人功能 打造党建工作特色品牌”获2017年江西省教育工委“优秀党建案例”二等奖;撰写的党建论文多次获奖:江西省教育系统反腐倡廉建设理论征文一等奖、江西省教育系统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理论征文二等奖、江西省高校“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做好新时代党建工作”优秀论文评选三等奖、江西省高校辅导员优秀论文评选三等奖;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面:获江西省高校多媒体教学课件比赛二等奖,江西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教案评比三等奖;主持过校级精品课程建设,获校级教学成果奖。多次荣获宜春学院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党员和优秀教育工作者。
副院长邓晔简介
邓晔,男,汉族,北京大学法学博士、中央党校法学博士后、中共党员、副教授。现任宜春学院政法学院副院长。在《人民日报》、《学习时报》、《法学杂志》、韩国《嘉泉法学》等国内外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主持和参与省部级、国家课题5项,出版专著一部,参编著作一部。参与《国家赔偿法》《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及宜春市垃圾分类立法相关工作;近年来给司法机关、监察委、高校讲课授监察法、民法典多次,在国际海牙法庭、哈佛大学、比利时高等法院发表法学专业演讲;社会兼职有: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会会员、中国法学会网络信息法学会会员、最高人民法院第三巡回法庭诉讼志愿专家、湖南省应用法学会常务理事、长沙市住建委法律专家、长沙市仲裁委仲裁员、宜春市人民政府法律顾问、宜春市人民检察院专家等。